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0-08-11 瀏覽次數:517
有時候城市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不同也是個人能否適應的決定因素。
“北方人有時候可能不能適應上海人樣樣精明的風格,而南方人有時候也會對北方城市的氣候不適應?!爆F在上海某家外資公司工作的薛小姐認為,她仍然堅持城市因素。當然,要了解城市間的不同,最好的辦法是實地考察一下,當年大學畢業時,她就曾經親自去當時最有活力的城市廣州和深圳,但結果發現不喜歡當地的文化氛圍,最后選擇了上海。
如果一定要以城市為優先,俞茵建議,畢業生要進自己目標城市的活躍行業,否則職業發展的機會就很小了。比如說,制造業在長三角一帶的城市相當活躍;京廣滬這些一級城市是快速消費品產業最活躍區域;像西昌、酒泉則是航空航天領域發展的圣地。從長遠來看,如果你在這個行業領先的地方能夠爭得一席之地,再想轉戰其他城市的余地就大了。
《選對池塘釣大魚》的作者雷恩·吉爾森在書中寫過,“在這個池塘釣魚,我是經過反復選擇的,而你則是完全盲目的,盡管我們碰巧遇在一起了,但是我們卻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在于我知道自己的選擇,而你是隨機的。”
在選擇就業的城市的過程中,道理也一樣。
選擇本身沒有對錯之分,關鍵在于選擇的人是否明白自己作出的選擇:你想要達到什么目標?你要承受什么代價?你的選擇是否能夠使你實現目標?
學會計算城市生活成本
前不久,2004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問世,據介紹,這份調查主要幫助政府及跨國公司在派遣外籍員工時決定他們的津貼,以維持他們的購買力,同時給國際人士作為選擇工作城市的參考依據,生活指數高的城市投資成本相對會高一點。
這種思考方式對當下大學生畢業求職時是否適用?記者專門采訪了發布此調查報告的美世咨詢公司上海總經理陸強先生。
問:您接觸過很多學生,您覺得,現在大學生們在尋找第一份工作時,對于各個城市生活成本的關注多嗎?
答:就我個人感覺來說,似乎不是很夠,可能也是因為信息來源有一定局限性吧,大多數學生更多地考慮職業的選擇,對城市了解得不多,特別關注一些大城市。
問:您覺得城市生活成本對學生就業選擇是否有價值?
答:個人選擇就業和商人投資的道理其實是相通的,他們當然需要考慮到投入和產出,城市生活成本就是他們的投入,而生活成本太高,這會影響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但我覺得應屆畢業生更應該關注自己在這個城市里的職業發展潛力,這是決定因素。如果機會足以覆蓋他們所要付出的成本,那投資就是有意義的。
當然,生活成本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參考因素———特別是對于外地學生來說。如果他得到的收入無法維持生活必要的支出,那他立足都有問題了,又談何發展?像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在選擇一些2000元以下的低薪職位時就要特別慎重了。
問:那么,您能否評價一下中國各個城市的生活成本呢?哪些城市比較適合應屆大學畢業生呢?
答:哪些城市適合應屆畢業生發展,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主要還是要看他們所學專業在這些城市能否得到充分發揮。
我們最近幾年沒有專門針對中國城市進行過調查,但是,根據新發布的面向外籍員工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我們還是能大致分出城市生活成本的級差,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4個城市的生活成本都相對較高。要了解城市的生活成本,我建議大學生們自己可以作一些簡單的調查。
問:您是調查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否在調查方法上給大學生一些建議?
答:調查方法很多,渠道也很多。
首先,各個城市每年都會發布一些指數,比如說城鎮職工可支配收入、房價平均水平、物價指數等等,可以從他們的年鑒統計或是政府網站上得到這些數據。
第二,大學生們可按一個大致的生活模式來統計。比如說,必要的生活支出包括哪些方面,自己幾年內有買房、結婚打算,然后再倒推過來,就可以知道自己每年要存多少錢才能達到生活目標,在那個城市里需要一個多高收入水平的職位才能使自己的生活不致拮據。
第三個辦法也是最實際的,就是聽聽師兄、師姐對于不同城市的看法,感覺比較直觀一點,當然也不免會有誤差,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
“在大城市工作10年還供不起一套房,而在小城市工作5年就能有一個自己的安樂窩了!”這樣的抱怨在很多大學的網站上都出現過?!?BR> 出現這種現象的緣由來自城市間不斷拉開的“生活成本”差距,特別是大中小城市之間的房價落差。
盡管抱怨眾多,但是在網上調查的大學畢業生最想去的工作城市中,上海常常位居首位。畢業招聘會上,大城市的臺前人頭涌動,而小城市的桌前就冷冷清清。一位應屆畢業生很明確地告訴記者,“除了上海的工作,其他城市一概不考慮。”
但是,另一種聲音———“離開上海”也在滋長,特別是一些在上海工作了幾年的人。一位在華為工作的朋友透露,因為不堪房價飛漲,他有一個同事前不久毅然辭職,離開上海,到武漢去發展了,在那里30萬元就能買一套相當不錯的房子。
城外的人想進來,城里的人想出去。大城市的職場“圍城”情結越來越濃。
選擇職業:起點避開高競爭區
資深職業規劃顧問俞茵女士認為,選對第一個起跑點對于職場發展很重要。大學畢業生在職位和城市地理位置兩者之間,應該優先考慮職業,盡量避開高競爭區。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