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0-08-10 瀏覽次數:550
研究生 期望月薪三四千即可
兩年的政治學研究生生活就要結束,中大的周光朗從9月就開始著手找工作。“我已投了8份簡歷,聽了三場企業宣講會,但至今沒收過面試通知。”周光朗說,兩年前,本科畢業后他找到了一份在銀行的工作,但為了讀研放棄了。“今年就業形勢這么差,我有點后悔當初讀研”。
據了解,周光朗所在的中大政治學研究生班有16人,但目前無一人找到工作,每個人都面臨論文、找工作的壓力,都在多手準備。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文科類研究生們對工資的期望值正在逐漸降低。周光朗的同學劉榮新說,之前希望找一份月薪6000元的工作,現在月薪4000元左右就能接受了。
文科類研究生備感“找工痛苦”,理工類的研究生也不例外。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劉竹平告訴記者,今年的就業形勢實在太不好了!“我們一個研究生大班共90人,大部分從10月開始找工作,但情況不太理想。到目前為止,全班只有3個同學正式簽約!很多同學以前開口就要價(指月薪)5000元、6000元,現在只要求(指月薪)3000元以上就行!而據我所知,學校其他專業的研究生今年也不好找工作。”
盡管“寒冬”突襲,但個別專業如通訊類的研究生就業形勢仍相對較好。華工電子與信息學院通信專業的研究生小李,目前已落戶珠海一家軟件公司,月薪6000多元。小李也表示,同學們都感覺今年工作比往年難找。
就業出現新現象
部分畢業生“一身兼數職”
遭遇就業“寒冬”,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Q吧)專業的畢業生劉悅純,則為自己設計了一個“曲線未來”——白天打工,晚上經營自己的網店。
“金融風暴全球蔓延,不少外企和中國的出口公司都受到影響,招聘英語翻譯的企業少了,投出去的簡歷基本沒回應,加之企業給專科生的工資較低,我不如自謀出路。”于是,劉悅純一邊投簡歷,一邊開起了網店。
上月開始,劉悅純“小試牛刀”,在網上一個大學生商城注冊為店長,專營某品牌護膚品。盡管網店規模不大,但由于信譽好,在顧客中已小有名氣,這更堅定她創業的信心。網店現在每月至少有1000元的收入,“就算畢業后暫時找不到工作也不怕!不過我還是會找一份工作,下班之后再經營網店。”記者了解到,像劉悅純這樣的“隱形就業”現象,開始在一些大學生中“露出尖尖角”——他們可能同時兼職翻譯、自由撰稿人、網絡寫手、網店老板等職位,同時打多份“短工”,但就是不落戶于任何一家明確的單位。
觀點PK
場次增多不代表招聘人數增多
面對政府增加招聘會場次,大學生們“有人歡喜有人愁”
本月22日起,廣東將啟動44場大學生招聘會,比去年增加了10場。對此,不少畢業生冷靜指出,招聘會場次增加不代表職位增加,用人單位因金融危機提供的職位減少,就算去設攤也不代表一定招人。也有部分學生比較樂觀,認為“從數學的角度看,場次增加了,學生的機會當然大了”。
正方:招聘會增加了學生機會
聽到招聘會場次增加的消息,廣外會計專業的小陳很高興。她表示會多跑幾場招聘會,因為場次增加了就多了機會。“到招聘會可以積攢面試的經驗,能有機會和用人單位交流,對自己很有幫助,就算沒成功也可以當做‘練兵’。”小陳表示,招聘會跑多了也知道市場需要什么人才。
廣東財經職業學院的應屆生小鄭說,從數學的角度看,場次增加了,學生找到工作的機會當然也大了。
專家支招
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何小雄勸誡:降低揾工要求 先就業再擇業
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廣東白云學院副院長何小雄昨日介紹,12月9日,白云學院將承辦高職專場招聘會。目前已有100多家企業有意向到場設點,而去年進場的企業有300余家。“今年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企業的反響比去年差,有些企業一開始還不太愿來”。
對于目前的就業“寒冬”,何小雄說,學生首先應該更新就業觀念,先就業再擇業,放下身份,降低對工資、工作條件的要求,從基層、中小企業做起。
“學生自己不能懶惰,應有積極的心態。”何小雄說,在招聘會上找到工作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學生應該走出宿舍多跑招聘會,就業幾率才會增加。” 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