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2-02-21 瀏覽次數:265
如果你已經步入工作,或許你也有這樣的感受:與高中或大學時期相比,自己的大腦似乎不夠用了,反應速度也明顯下降。
你的感覺沒錯。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反應速度的下降是客觀事實。不過,《自然-人類行為》雜志的一篇最新論文或許能給你一些安慰。這項研究指出,反應變慢并不是因為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在衰退。相反,我們大腦這項能力的下降,可能是60歲以后的事了。
在這項研究中,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科學家設計了一項大規模的行為學實驗。他們找到了120萬名年齡在10~80歲之間的志愿者,要求他們完成一項測定反應時間的線上實驗。例如,當屏幕上突然出現一張人臉,參與者需要根據這張臉的表情,在“開心”和“惱怒”中進行選擇,并按下正確的鍵。
研究團隊在匯總、分析了相關實驗數據后發現:與此前的研究相似,在大約20歲之后,參與者的反應時間開始變長。但當他們借助模型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剖析,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作者使用的模型假設,人們的決策是基于對信息的不斷思考:直到達到確定性的閾值,這時最終的決定就出現了。
根據這個模型,20歲之后反應時間的增長很可能是因為人們希望在作出決定之前,取得更高的確定性。因此,視覺信息傳入大腦的時間、人們按下按鍵所花費的時間都變長了,但大腦的心理速度(mental speed,即大腦理解所接收的信息并作出反應的速度)保持穩定,直到大約60歲之后才開始變慢。
▲不同年齡心理速度等指標的變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也就是說,年齡的增長讓我們變得更加謹慎,減少了輕率的舉動;但這也讓我們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其他信息所分散。這就解釋了我們的反應時間隨年齡增長而變長的原因。
這項研究的領導者,德國海德堡大學的Mischa von Krause博士認為,之所以之前的研究認為大腦的心里速度在20多歲時就巔峰已過,是因為研究中的心理速度受到了認知敏銳程度以外的因素的干擾。
這項研究發現,無論性別、國籍與受教育程度,人們做決策的能力在20歲之后都穩定保持在高水平。不過有趣的是,在同一個的組別內,不同個體的心理速度可以存在巨大差異。例如,一些老年人的心理速度甚至優于年輕人。對于未來的研究來說,揭示這一差異的原因,將是一個有趣的研究課題。
此外,這項研究沒有揭示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癥狀對速度的影響。因此,目前無法區分在60歲之后,正導致心里速度變慢的是認知衰退還是神經退行性疾病。但無論如何,這項研究為這個較少受到關注的話題研究開了個好頭。關于大腦與衰老,必定將有更多令我們詫異的聯系等待發現。
參考資料:
[1] von Krause, M., Radev, S.T. & Voss, A. Mental speed is high until age 60 as revealed by analysis of over a million participants. Nat Hum Behav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1-01282-7
[2] Human brain doesn't slow down until after 60. Retrieved Feb. 18, 2022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02-human-brain-doesnt.html
[3] Your brain doesn't slow down until your 60s – later than we thought. Retrieved Feb. 18, 2022 4th, from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308810-your-brain-doesnt-slow-down-until-your-60s-later-than-we-thought/
(原文有刪減)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