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22-02-11 瀏覽次數:290
01 醫改一大重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昨日,國家衛健委體制改革司發布《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關于抓好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意見落實的通知》稱:
為抓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號)的貫徹落實工作,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建立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機制。
發布于2021年6月4日的國辦發〔2021〕18號文件要求,公立醫院作為我國醫療服務的提供主體,力爭通過5年努力,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
上述通知要求各?。▍^、市)醫改領導小組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全面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制定《各?。▍^、市)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試行)》,并每年對各?。▍^、市)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情況開展評價。
即未來幾年醫改工作的重點之一是公立醫院的高質量發展,究竟如何實現?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給出了細化指標。
根據通知,各省級醫改牽頭協調機構每年5月底前需將自評報告報送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每年6月底前完成對各省(區、市)的評價工作。
至于對公立醫院發展情況的評價數據主要從醫改監測系統、衛生健康統計年鑒、衛生健康財務年報、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滿意度調查等現有信息系統中抓取。
02 這些方面直接影響藥企
據賽柏藍梳理《各省(區、市)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試行)》,共囊括8個一級指標,27個二級指標。
以下這幾項指標及指標要求,或將直接影響醫藥產業和藥企發展。
一. 三醫聯動落實到人
加強組織領導項要求,一位政府負責同志統一分管醫療、醫保、醫藥工作,并需要逐步調整到位。
2021年末,國家衛健委發布《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關于抓好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落實的通知》,在“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監測評價指標體系”中提出,由一位政府負責同志統一分管醫療、醫保、醫藥行政部門或統一分管醫療、醫保、醫藥相關職能。
三醫聯動作為三明醫改的核心要領之一,三明醫改操盤手詹積富曾在一次演講中講道,三明幾年前圍繞醫藥、醫保、醫療推進“三醫聯動” ,獲得了“藥價下降、醫務人員收入增加、醫保扭虧為盈” 三贏。
在全國范圍內的公立醫療機構推行三醫聯動落實到人,對于后續的醫改將打好基礎作用,對于改革醫保支付制度、整治醫藥腐敗,擠壓藥品耗材虛高價格、“騰籠換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優化醫院收入結構均有牽頭性作用。
二. 持續推進分級診療
在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這個一級指標下,三級公立醫院門診人次數與出院人次數比、縣域內住院量占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的比例三個二級指標再度體現了不同等級醫療機構的作用分工導向。
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指標要求控制三級醫院普通門診規模,提高縣域內住院量,基層醫療機構診療量達到合理水平。
預計后續縣域是疏解常見病診療壓力的最主要終端,至于國辦發〔2021〕18號文件要求的,依托現有資源規劃設置國家醫學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形成臨床重點??迫海辛α块_展疑難危重癥診斷治療技術攻關的職責將主要由三級公立醫療機構承接。
隨著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形成不同的功能定位,服務不同的患者需求,醫藥市場也會出現基于不同等級醫療機構的分化。
三. 縣級中醫院全覆蓋
除了上述幾個更多針對綜合醫院的指標,就縣辦中醫醫療機構覆蓋率,即設置縣辦中醫醫療機構(我國縣級行政區劃內政府舉辦的中醫醫院、中醫門診部和中醫診所)的縣級行政區域數/縣級行政區域總數×100%,指標要求逐步實現全覆蓋。
此前有醫藥行業權威專家對賽柏藍表示,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障礙因素之一是中醫院數量、中醫師數量,以及占臨床多數的醫生對中醫藥的認可度。
近年來,多部委均在國務院組織下發布支持中醫藥發展的配套措施,如果真正能實現有機構用、有醫師開方、有患者信任療效,或將真正促進中醫藥發展。
此外,在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這一指標下還提到了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門診和出院患者中藥飲片使用率(門診患者應用中藥飲片的人次數/門診總人次數×100%;出院患者應用中藥飲片的人次數/出院患者總人次數×100%),指標要求達到合理水平——究竟意味著利好還是利空尚不確定。
四. 控制費用增幅
在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這一指標之下,還包含了三級公立醫院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總床日數/出院人數)、公立醫院門診和住院次均費用增幅,其中第一項要求降低到合理水平,第二項要求控制在合理范圍。
同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公立醫院醫療收入的比例(醫療收入-藥品收入-衛生材料收入-檢查收入-化驗收入)/醫療收入×100%,需要逐步提高到合理水平。
醫療服務收入提高除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和績效改革外的另一條路徑就是控制藥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的收入。
五. 按病種付費比例提高
評價指標還要求按病種付費(DRG、DIP、單病種)的住院參保人員數占公立醫院總住院參保人員數的比例,逐步提高到合理水平。
根據2021年9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的通知》,到2025年,實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和按病種付費的住院費用占全部住院費用的比例要達到70%。
國家醫保局出臺《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也明確,從2022到2024年,全面完成DRG/DIP付費方式改革任務。到2024年底,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全部開展DRG/DIP付費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蓋所有符合條件的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基本實現病種、醫保基金全覆蓋。
DRG和DIP一改以往的按項目付費(根據診療過程中用到的所有藥品、醫療服務項目、醫用耗材,用了多少結算多少,一度催生“大處方”“大檢查”等過度醫療行為),將藥品、檢查等費用由利潤中心轉變為醫院的成本中心,能夠規范醫療行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公立醫院作為最大醫藥終端,其精細化、高質量發展趨勢,對于全國范圍內新的醫療機構格局、新的醫藥市場分化都將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各位醫藥人還需提早應對。
附: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