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推薦
- 珍格醫療-臨床銷售 15001-20000
- 地奧制藥-醫藥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醫療-醫療設備銷售經理 面議
- 大唐-兼職招商經理 面議
- 景德中藥-直營經理 6001-8000
- 安邦醫藥-省區招商經理 8001-10000
- 恒瑞醫藥-醫藥信息溝通專員 6001-8000
- 黃河中藥-學術講師 8001-10000
發布日期:2010-11-15 瀏覽次數:393
80后,這是一個被貼滿標簽的人群。他們終將成為這個時代造就的、無法避免的話題。從被稱為“幸福的一代”開始,80后一路走來,經歷了小升初分配、高考改革、大學擴招……
在本世紀初,80后以邁入新世紀的心態自信滿滿地走入大學。然而,4年之后,當天之驕子走出象牙塔時才發覺,等待他們的是50年來最為嚴峻的就業形勢……
必須學會適應求職難
韋偉(省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
本世紀初,在最后一波兇猛的市場經濟轉型浪潮完成后,80后恰好畢業,遇到了人才完全市場化的洗禮,而他們的父母,有相當一部分人在上世紀90年代剛剛經歷過下崗風波,沒有能力為子女就業提供過多的幫助。
40后、50后的人在經歷改革開放初期大的工業組合后,他們大都下崗了,整體沒有工作。而他們的壓力,傳到了下一代孩子身上,也是沒有工作。
這種壓力不僅是父母無法為孩子的未來鋪平道路,更多的是讓80后這一代人感受到了如果沒有好的工作,今后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將面臨艱辛與困窘。
求職越來越難,工作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代習慣了在新變革中成長的人,必須去學會如何適應這一職難求的境地。
【故事一】
大學畢業當收銀員
28歲的王艷是一家酒店的前臺主管,在畢業之前,她可能從沒想過找工作會如此艱難。
2001年,王艷經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順利考上大學。在大學里,那是一個“考證時代”。為了找到一個好工作,大家都在考證,不管有沒有用,只要能考的,基本上都會去考,大家認為證書越多,越容易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王艷使出渾身解數,拿到了英語四級證、計算機等級證、普通話二甲證……可應聘時,她才發現,自己寒窗苦讀16年換來的畢業證、學位證以及費盡心力考到的各類證書,在一份工作面前都顯得那么蒼白。
曾經以為自己的專業不錯,畢業后能輕松找到一份工作。在奔波于一場場人頭攢動的招聘會、經過一次次決斗般的面試后,卻仍然無法找到一份工作。“我學的是會計,但是畢業后才發現沒有冷門與熱門之分了,什么地方都是人。”王艷如此感嘆。
2003年,北大學子陸步軒畢業后找不到工作而賣豬肉的新聞,曾經讓無數人爭議。而更早的時候,河南財經學院(現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李培棟,大學畢業后,也沒有找到工作,自己開了一個修鞋店。他們的經歷告訴大學畢業后正在找工作的80后:工作越來越難找了。
最后,王艷不得不放平心態,在一家酒店做了收銀員。這是一個幾乎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大學里的專業知識也幾乎用不上。但是,王艷還是認真地、辛苦地干著。5年后,經過自己的努力,王艷當上了一家酒店的前臺主管。這是一份聘任制工作,月薪不到3000元,她已經知足了。
【故事二】
逃離大上海
“我想著自己畢業后應該是個白領。坐地鐵上班,周末去咖啡館。在星巴克(咖啡館)喝著咖啡看著書,和我交流的都是外國人。我覺得我應該過那種生活。”28歲的何妍如此形容自己當初的夢想。
2005年,大學畢業后,何妍還沒有意識到就業的壓力,抱著憧憬就上路了。她說,自己是個大學生,好歹應該在大城市里工作和生活,而且,很多人都在大城市里落腳。于是,何妍邁著堅定的步伐去了上海。
大城市,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可上海只有一個,加上北京、廣州、深圳,發達城市能夠給予的機會,遠遠不能滿足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的人群。在繁華的都市中,立足遠遠比觀賞風景要難得多。何妍想在這里找一個工作,談何容易。
何妍說:“好多知名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而且不只是本科的,碩士生、博士生都在和你一起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在這種情況下,何妍的夢想逐步破碎,只能在一家小公司打工。可無論怎樣咬牙堅持,何妍依然無法承受那突如其來巨大無比的重壓。每月工資不多,但房租不少,加上生活費,往往入不敷出。何妍說,她工作了一年,基本上每月都要從家里要錢。
一年之后,一切都變得理智。何妍最終回到鄭州,這看似逃避的舉動中,早已無關責任,包含更多的只有無奈。
【大家發言】
80后應放平心態
王守鐸(大商集團鄭州分公司副總經理)
不喜歡開長時間的會,不喜歡教條,不喜歡平淡無奇的生活。80后有一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不可否認,這是年輕人心態的浮躁,可是,當一種觀念與心態存在于一群人身上,就不能說是某一個人的缺點那么簡單,80后進入青春期的時候,隨著全世界各類媒體、網絡的發達,他們獲取信息的機會是前幾輩人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他們上網看電視、讀時尚書籍,他們從小就跟西方國家的同齡人一樣接受著五花八門的新生事物、新奇想法。
一個又一個冒出來的新觀念、新思潮沖擊著這些80后的頭腦。他們的整個青春期,鑒賞力代替了創造力,制造出繁盛的幻覺。
一方面是80后理想化的人生目標,另一方面是國內的改革開放仍在發展之中,無法滿足他們的思想潮流。80后擇業的浮躁心態與西方思想的沖擊密不可分,在繁雜信息供大于求時,時代的迅速變遷令80后沒有時間思考,浮華之下無法沉淀自己,拿過來不經消化就全部吞掉了。
80后成了求職中夢想與現實脫節的先行者。
勇敢面對最終成為力量
網上曾有80后如此自嘲: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當我們不到結婚年齡的時候騎單車就能娶媳婦;當我們到了結婚年齡的時候沒有洋房汽車娶不了媳婦。當我們沒找工作的時候,小學生也能當領導;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大學生也只能洗廁所了。
出生于改革年代的80后,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經歷著歷史變革的風云。一職難求,不過是這個過程中的一部分。逐漸長大的80后,必須去面對找工作的艱辛,必須學會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他們出生的時代,比上一代有了更多的物質享受,也正在承受著更大的精神壓力。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注定有一批人、一代人要去承受社會的陣痛。這是歷史發展的要求,也是中國繞不開的一步。80后既然需要承受,就應該去勇敢面對,因為最終,他們要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idxdy0003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