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引領 聚力同行”2024第二屆浦江生物醫藥源頭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發布日期:2024-11-18 瀏覽次數:74

      上海復星醫藥 上海
      0個在招職位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復星醫藥,證券代碼600196),前身為上海復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復星醫藥專注現代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在研發創新、市場營銷、并購整合、人才建設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競爭力,已成為以藥品研發制造為核心,并在醫藥流通、診斷產品和醫療器械等領域擁有領先規模和市場地位的大型專業醫藥產業集團。 在中國,復星醫藥已經取得肝病藥物、婦科藥物、糖尿病藥物、臨床診斷產品、口腔治療機等細分市場領先地位,在藥品分銷領域穩居第一,在藥品零售市場國內領先;在國際市場的抗瘧藥物、特色原料藥等領域發展迅速。當前,復星醫藥正以中國醫藥市場的快速成長和歐美主流市場仿制藥的快速增長為契機,加快實施創新、品牌、成本、全球化戰略,穩健經營、快速發展。面向未來,復星醫藥將繼續以人類健康為己任,注重人才與團隊建設,不斷創新,持續優化與整合醫藥產業鏈資源,從外延式發展走向內生性發展,積極提升企業在全球醫藥產業的競爭力,力爭早日實現成為全球主流市場上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

      11月17日,作為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同期活動,2024第二屆浦江生物醫藥源頭創新論壇召開。論壇以“源頭引領 聚力同行”為主題,由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主辦、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匯聚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企業家、政策制定者,聚焦我國醫藥工業前沿技術創新與全球醫藥合作,共同探討中國創新藥物研發、生物醫藥技術國際趨勢與生物經濟、全球醫藥創新技術發展趨勢等熱點議題。本屆論壇得到了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大力支持。

      論壇伊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四大慢病重大專項技術總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聯主席壽子琪,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孫咸澤,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尚玉英,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等嘉賓受邀出席論壇并致辭。

      陳竺和與會嘉賓共同回顧和展望三十余年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輝煌歷程。黨和國家對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視,將創新發展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讓我們倍感振奮。特別向長期關心支持、引領我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各位同道、各位朋友致以崇高敬意。

      創新是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他著重強調三個方面的創新。首先是源頭創新。在藥物研發的全過程中,臨床醫生、醫藥企業、公共衛生領軍人物、監管體系、醫保體系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一個環節的創新,都是推動整個產業向前發展的關鍵;其次是監管科學創新。我們必須建立和完善適應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監管體系,以確保創新成果能夠安全、高效地轉化為實際應用;最后是保障科學創新。創新不僅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整個生態系統的支持。

      他表示:“藥品創新有其獨特的規律,我們必須尊重并遵循這些規律。我希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承載著實現人類健康、幸福生活的歷史使命,上海的生物醫藥產業基礎雄厚,創新人才聚集,是生物醫藥源頭創新發展基礎,期待上海加快凝聚創新人才,加快激活創新源頭,加快釋放發展的活力,成為我國乃至全球生物醫藥源頭創新的排頭兵和先行者!”

      壽子琪在致辭時指出,生物醫藥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國家實力競爭的核心賽道,是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堅持生物醫藥源頭創新,必須強化時代擔當。源頭創新極端重要,是國之所需、民之所需。希望廣大民營企業乘勢而上,擔當作為,再攀“高寒帶”,再闖“無人區”,研發生產更多適合中國人生命基因傳承的“中國藥”。堅持生物醫藥源頭創新,必須打造人才高峰。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引育是源頭創新突破重圍的重中之重。要完善自主培養方式、集聚行業頂尖人才、優化評價激勵機制,更好激發行業人才的創新活力。堅持生物醫藥源頭創新,必須營造最優環境。源頭創新需要各方聯動賦能,激活各類要素,構建更加優質的創新環境。要完善投入機制,吸引更多資本流向源頭創新;要貫通產學研醫,推動建設創新聯合體,加速成果轉化應用;要統籌內外資源,強化監管、醫保、臨床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引導企業主動鏈接國際資源,進一步探索源頭創新的新范式、新方向。

      復星醫藥與復旦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雙方合作邁上新征程。面對生物醫藥領域的技術變革和全球市場擴張,復星醫藥憑借其在創新、全球化方面的戰略布局,成為行業典范。復旦大學在生命科學和醫藥研究領域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創新平臺,將深化與復星醫藥深化合作,推動自主知識產權轉化,打造國內外領先的創新高地。會上,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致辭,他表示:“復旦大學與復星醫藥淵源深厚,合作密切,多年來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動了國家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期待校企攜手同行,繼續在全球生物醫藥創新的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為‘健康中國’乃至全球健康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孫咸澤強調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學科的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研究的范式深刻變化,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滲透。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重要組成部分,要不斷研究新思路、探索新方向、交流新經驗。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重塑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形態和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因素。實現從AI模型優化分子到合成路線設計,再到自動合成、自動分析、自動篩選。標志著生物醫藥科學技術研究邁上注重原始創新的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尚玉英指出,上海將圍繞生物醫藥研發、臨床、審評審批、產業化落地等關鍵環節,強化全鏈條創新、全鏈條改革、全鏈條賦能。聚焦mRNA合成生物、再生醫學等前沿領域,力爭在新藥研發上取得突破。同時,堅持全球視野,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鼓勵高風險、高價值的科學研究。此外,針對創新成果轉化的各個階段提供政策支持,加速審評審批流程,支持生物醫藥企業國際化,推動中國原創新藥和器械走向全球市場。

      當下全球生物醫藥發展處于低谷,宋瑞霖呼吁,中國醫藥的源頭創新及產業創新亟需政策支持,需要更寬松的發展政策和市場環境。他認為仿制藥是公共產品,必須保證老百姓用得起,而創新藥首先要能讓老百姓用得上,沒有完善的市場就不能可有一個欣欣向榮的產業,期待著有更多的擔當者和更多的改革者能夠引領產業向前發展。

      郭廣昌表示,創新一定要從需求出發,圍繞患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展開。復星一直堅持全球化,未來也將繼續堅持全球化發展,包括加大全球研發能力的提升、臨床能力的建設、全球銷售網絡的建設。我們要加大力度,做雙向賦能的創新,和全球最好的企業合作。實現人類壽命快樂地活到121歲的美好愿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西安)主任陳志南在《生物醫藥技術國際趨勢與生物經濟》主題演講中表示:“上海是中國生物醫藥發展的源頭和集聚地,也是中國生物醫藥發展的楷模。精準醫療之下,我們的不斷突破人類邊界,使得大量疾病看到了希望,并實現了從以治病為中心到健康為中心、解決溫飽到營養多元、追求產能到到堅持生態、被動防御到主動防御的轉變。”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在《艱苦醫學創新路上的“離經叛道”》主題演講中表示,醫學發展經歷了從野蠻到文明的蛻變。人類對生存的欲望、對生活的追求是推動醫學變革最核心的力量。醫生不僅傳承知識救死扶傷,更承擔醫學創新、推動醫學進步的使命。我們尊重患者最基本的需求,變革醫學技術與理念,縮短學習曲線,避免閉門造車,聯合各個專業,尊重醫學力量和科學倫理。

      在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中,除了科學的探索,企業的角色同樣不可或缺。企業不僅是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橋梁,更是推動產業發展、創新和競爭的核心力量。復星醫藥作為整合式創新引領者,董事長吳以芳帶來企業視角下全球創新研發策略的分享。他表示,復星醫藥自1994年成立,通過并購快速布局制藥業務。歷經三十年發展,復星醫藥始終圍繞未被滿足臨床需求,形成了開放的創新體系,積極擁抱全球一流人才和創新技術。當前,復星醫藥聚焦實體瘤、血液瘤及免疫炎癥等核心領域,多款創新產品實現全球布局。同時,與高校、研究型醫院展開合作實現源頭創新,加快創新成果持續落地,培育更多人才。未來,復星醫藥將立足全球思維,積極推動全球運營能力的建設。

      論壇現場還舉行了“源頭引領,聚力同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來自上海廣慈轉化醫學研究發展基金會、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瑞金醫院、中科院藥物研究所、復星醫藥的代表,在參會領導及與會人員的共同見證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各方在生物醫藥源頭創新領域的深度合作。

      在全球藥物創新的廣闊舞臺上,中國科學家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為了未滿足的臨床需求不斷探索和努力。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柴人杰現場和大家分享了《耳聾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的報告,介紹如何將耳聾基因治療從基礎研究到轉化再到臨床,實現世界范圍內領先的“從0到1”的創新突破。

      科睿唯安副總裁,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事業部亞太區負責人AndrewO’Brien,與大家分享了跨國企業在關注精準醫療和真實世界數據上的探索經驗。藥企與高校院所的創新與研發合作,可以參考全球數據的動態趨勢變化。全球數據挖掘也正加速賦能臨床需求驅動的藥物創新。以數據作為驅動方法,找到更加高效精準的治療方案,從而解決更多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

      隨后,復星醫藥執行總裁、全球研發中心 CEO王興利主持了題為“產學研深度融合 注入‘源頭’活水”的圓桌論壇。瑞士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深圳阿爾法分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Horst Vogel,上海大學副校長王從春,原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積宗,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和風濕免疫科主任徐滬濟,艾昆緯副總裁、大中華區商務解決方案總經理邵文斌,復健資本聯席CEO兼新藥創新基金總經理崔志平,復宏漢霖CEO朱俊圍繞源頭創新、產學研結合現狀,從各方角度進行了分享。

      論壇嘉賓們表示,臨床需求在源頭一公里就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源頭創新應當促進產學研之間的緊密合作與一體化發展。校企合作中,企業要關注學科體系建設、知識體系創新和人才培養;校方要關注成果轉化、應用及經濟社會效益,同時高度重視醫生在臨床過程中的重要發現。唯有做好多學科的交叉分享,把產業知識帶到院校、研究機構,把院校研究帶到臨床應用,并同步進行監管保障、評價體系等體制創新,才能真正推動源頭創新的轉化落地。

      上海是中國現代醫藥產業的重要發源地,作為重點打造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新一輪生物醫藥“上海方案”將全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不斷匯聚“政產學研醫用金”多方力量,持續推動源頭創新在產業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論壇最后,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副會長、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兼監事長、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作總結發言,他表示:“我們做醫療行業,最大的初心始終是拿出更多的好產品,辨識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讓大家活得更健康、更幸福。復星醫藥始終圍繞的目標就是做更好的藥,做更創新的藥,做更難做的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管理層、創業者不斷傳承使命。”

      文章推薦

      微信掃一掃

      300多萬優質簡歷

      17年行業積淀

      2萬多家合作名企業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獵才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经典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国产一区二区好的精华液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