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分別從改革臨床試驗管理、加快上市審評審批、促進藥品創新和仿制藥發展等六方面提出了36條具體措施,促進藥品醫療器械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
對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激發醫藥企業加強創新和研發能力,引領中國醫療器械產業轉型升級,未來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有望明顯提升,有助于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三季報業績超預期的龍頭標的迎上漲機遇。
二級市場上,昨日,醫療器械板塊異動明顯,其板塊整體上漲4.18%,在可交易的50只成份股中,當日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39只,占比近八成。其中,京東方A漲幅居首,達到8.86%,新華醫療緊隨其后,漲幅也達3.93%,另外,樂心醫療、泰格醫藥、麥迪科技、誠益通、迦南科技、普路通、九安醫療、迪瑞醫療、樂普醫療、千山藥機等個股漲幅也均超2%。
資金流向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昨日板塊內共有15只龍頭股備受市場主力資金的關注,累計吸金12.55億元。其中,京東方A(115461.58萬元)、魚躍醫療(2221.13萬元)、樂普醫療(2007.23萬元)、泰格醫藥(1659.01萬元)、新華醫療(833.05萬元)、迪瑞醫療(826.74萬元)、九安醫療(652.39萬元)和冠昊生物(505.14萬元)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500萬元。
在政策大力扶持下,相關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報業績有望進一步提升。《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已有18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13家,占比逾七成。其中,京東方A(4520.74%)、千山藥機(140.57%)、開立醫療(107.47%)和冠昊生物(90%)等4家公司預計2017年三季報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50%。
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超3000億元,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但我國器械消費占全球醫藥市場的比例僅為17%,隨著老齡化和醫保支付水平的提升,機構預計,未來5年至少還有5%的份額提升空間、對應超3000億元的市場擴容。
對于板塊的后市機會,包括中信證券、聯訊證券等在內的多家券商近日發布研報表示,醫療器械行業進口替代空間巨大,行業高速增長可期,相關龍頭標的有望獲得市場資金的關注。
其中,中信證券表示,近期行業政策利好釋放不斷。進口替代的前提是國產設備的技術突破,核心催化是政策端自上而下的強勢破冰。近年我國通過鼓勵創新、加速審評、醫療反腐及支持國產設備采購使用等政策組合拳,一方面提高了國產品牌的創新制造水平,另一方面通過格局重塑為國產設備提供了入場機遇,高性價比國產醫療器械迎來發展的春天。個股方面,持續看好中高端國產醫療器械的競爭優勢,經自上而下的系統篩選,目前化學發光、DR、起搏器及血透產品正快速引領進口替代之路,重點推薦樂普醫療、安圖生物、邁克生物、萬東醫療、寶萊特等。
聯訊證券則認為,醫療器械板塊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一直處于跌幅榜前列,估值壓力釋放明顯。上半年,醫療器械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20.8%,雙雙保持較快增長。在目前大環境下,醫療器械相對于藥品抗價格下降風險較強,建議在估值壓力相對釋放的前提下,適當關注三季報業績超期的醫療器械個股,推薦關注安圖生物、萬孚生物、京東方A、千山藥機、開立醫療、冠昊生物等。
來源:證券日報